
"> ">
《恩施州脫貧攻堅榜樣事跡——記恩施花枝山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小英》
她叫劉小英,現任恩施花枝山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,一個出生于貧困農村家庭的農村女性。
2009年,她帶領團隊入駐恩施市屯堡鄉花枝山村,堅持以“奉獻花枝山,打造一品,致富一村,帶動一方”為目標,以“我為農民謀發展、農民富裕我富裕”為宗旨,帶領和幫助農民發展茶葉產業,讓村里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。
2008年,劉小英來到恩施市屯堡鄉花枝山村考察。這個地處清江邊上的小山村,離恩施市主城區僅十幾公里,有著良好的生態,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幾乎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。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2000元,80%的農戶處于貧困狀態。
看到這些,劉小英暗下決心,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花枝山良好的生態環境,發展優質的茶葉基地。她多方籌資300多萬元,成立花枝山生態茶葉加工公司和有機茶專業合作社,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發展優質茶葉。
為了打破村民們等靠要的思想,劉小英和村委會干部一道,挨家挨戶上門做思想工作,通過講道理、算細賬,終于說服52位村民首批加入合作社。每人入股10元,貧困戶按照公司生產有機茶的標準發展基地并對茶園進行管理。公司按照高于市場價近20%的價格對當年入社貧困戶的茶葉鮮葉進行收購,并按股金1:1比例分紅和按銷售量進行二次返利。一年不到,村民的積極性一下子調動起來了,紛紛調整產業結構、發展茶園基地。
為了提高社員種茶的水平,劉小英聘請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和省、州有關茶葉專家為合作社進行專業技術指導和培訓,向社員印發《有機茶園栽培管理》科技手冊,同時組建技術專班,無償提供技術支撐和全方位服務。為了確保生產資料投入品的高效安全,合作社每年實行統一組織,統一采購,統一發放,統一有機肥料、生物農藥的施用時間和技術標準,每年墊付100余萬元的資金用于購買生產資料。
幾年時間里,合作社入社社員由最初的52人發展到300多人,茶園面積由原來的300多畝擴大到現在的2000多畝,全村已有95%的農戶種上了茶葉,實現了花枝山村茶葉產業全覆蓋。全村有240戶人家住進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磚混結構小樓房,自來水全部到戶。
合作社也先后被授予“國家級示范社”“全國婦聯巾幗科技示范基地”等榮譽。在總結花枝山專業合作社成功經驗的基礎上,劉小英為了帶動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,又相繼成立了沐撫花枝富硒茶專業合作社、龍鳳花枝茶專業合作社;新發展、吸納社員近千人。建立“花枝山、沐撫、龍馬”三片優質茶園基地。總面積達4500畝,其中核心基地3000畝。基地上的茶農每年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長。
劉小英常對公司扶貧團隊說:“只有用真心、用情去幫扶,農民才會信任你。”花枝山柿子灣組的貧困戶劉元珍手腳殘疾,丈夫在外打工時得了塵肺病,兩口子都沒有太多勞動能力。合作社從2011年開始免費為她家提供茶園肥料,2016年將她未就業的女兒安排到公司上班,現已成長為公司業務骨干。小茶園組肖昌佑老兩口都是70多歲的人,身邊沒有子女贍養。公司把他家納入公司重點扶貧對象,指導他發展5畝茶園,每年由公司無償提供肥料資金2500元左右。通過幫扶,他家2017年茶葉收入達到了25351元。
近年來,公司進一步強化社會責任,主動投身于精準扶貧工作,采取吸收精準扶貧對象為合作社社員、對精準扶貧對象實行股金及鮮葉交易額分紅、茶園管理用肥無償扶持、技術指導培訓服務、鮮葉收購高于市場價20%收購、投資分紅貸分紅、安置就業等多種措施,下大功夫、用大力氣真抓實抓精準扶貧工作。幾年來,公司共扶持精準扶貧對象84戶,占全村總數的75%,同時吸納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組織66戶。公司2014年至2017年用于精準扶貧的總投入達109.78萬元,惠及了84戶精準扶貧對象。